二级有目次模板
学分课程
通识课:

 

课程名称:《人文社科文献检索与数字化分析》
课程对象:本科生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
课    时:32
学    分;2
教    师:涂文波(副研究馆员)、仲秋(馆员)
上课时间:1-11周每周二,11-13节
上课地点:文理学部图书馆总馆E1第一培训室(E103-104)
课程 简介:本课程内容包含文献检索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概念、原理、步骤。人文社科文献数据库使用方法,数字人文社会文献整理分析方法,文献信息资源利用规范。学生通过学习查找人文社科文献资料,掌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与可视化工具,能利用文献用于学习专业课程,申报研究课题,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即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利用、加工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数据素养与数据利用》
课程对象:本科生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
课    时:32
学    分;2
教    师:刘霞(博士,研究馆员)、方小利(博士,馆员)
上课时间:1-11周每周三,11-13节
上课地点:文理学部图书馆总馆E1第一培训室(E103-104)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数据素养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从数据知识、数据发现、数据技能、数据道德以及数据创新实践等方面引导大学生自发建立数据价值意识,掌握有价值的数据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方法,并能围绕学习和研究需要开展数据采集、数据加工管理、数据利用及开放共享等活动,培养学生应对各种数据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批判思维和数据处理习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信息素养与实践》
课程对象:本科生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
课    时:32
学    分;2
教    师:龚芙蓉(副研究馆员)
上课时间:1-11周每周一,11-13节或1-11周每周三,11-13节(选一个上课时间即可)
上课地点:信息学部图书馆五楼培训教室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学术研究和科研流程为切入点,采用与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诺奖典型案例以及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等为任务型练习方式,从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管理与评价,信息阅读,信息发布与展示以及网络社群中协同交流的能力等各方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平台为武汉大学珞珈在线。线下课堂开展任务式的教学活动,一人一机。

 

公共课(SPOC):

 

课程名称:《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课程对象:硕、博士研究生
课  时:16
学  分:1
主 讲 人:林嘉(研究馆员)
助  教:涂文波(副研究馆员)、杨红梅(馆员)、马浩琴(馆员)仲秋(馆员)
课程简介: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是学术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研究生步入学术殿堂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生力军,无论是自主科研创新还是协助导师科研,都在科学探索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既是学术共同体的要求,也是职业成功的保障。本课程包括20余个视频,一套试题库和近300多篇拓展阅读材料。针对研究生同学在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及成果发表过程中的现实需要,课程介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基础知识和法规政策,剖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特点以及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的学术规范。以著名案例、新闻热点为线索,,重点讲解在各个科研周期应遵循的学术规范,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论文检测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学习、作业和期末考试均采用线上方式,教学团队利用课程平台开展答疑和互动。
PC端登录:“珞珈在线”:http://www.mooc.whu.edu.cn/portal
手机端登录:请下载超星“学习通”APP,账号:学号,初始登录密码:123456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