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外文书苑


生命科学版 总第40期    2007年 第5期
武大图书馆外国教材中心 主办    E-mail:wgjc@lib.whu.edu.cn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 期 导 读

《Telomeres》
      T. de Lange, V. Lundblad & E. Blackburn        索书号:Q343.2/T277(2)/2006/Y
《Molecular and Cellular Signaling》
      Martin Beckerman                               索书号:Q257/B396/2005/Y
《System Modeling in Cellular Biology》
      Z.Szallasi, J.Stelling & V.Periwal             索书号:Q2/S995/2006/Y
《Transmembrane Signaling Protocols》

      Hydar Ali & Bodduluri Haribabu                 索书号:Q257/T772(2)/2006/Y
《DNA Methylation Basic Mechanisms》
      W.Doerfler & P.B?hm                            索书号:Q523/D418w/2006/Y

以上新书 文理分馆六楼外教中心 均有收藏,欢迎大家查阅!

 

端粒 《Telomeres》

简评

    在这个关注基因表达的年代,端粒开始引起注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现了端粒酶与癌的关系。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似乎能使人的细胞永生化。使端粒酶失活的突变会导致骨髓逐渐萎缩。芽殖酵母中,端粒酶与染色体末端作用的机制已明了。酵母﹑植物﹑哺乳动物的新端粒蛋白正不断发现。端粒功能的重要性已凸显出来了。
    相比十年前,今天这一领域的信息量有五倍以上的增长。本书正是反映这些信息的精要。前十一章介绍端粒和端粒酶的基本特点及和人类健康的一些联系:1,端粒的生物学历史。2,端粒酶核糖核蛋白小体。3,端粒酶的生物化学和生物起源。4,端粒酶和癌。5,端粒酶缺陷型小鼠模型。6,端粒酶缺陷和人类疾病。7,哺乳动物端粒的不依赖端粒酶存在性。8,酵母端粒的不依赖端粒酶存在性。9,减数分裂中的端粒。10,端粒位点的影响。11,端粒的结构生物学;后六章介绍在一些模式系统中端粒的研究进展:12,芽殖酵母的端粒。13,哺乳动物端粒。14,线虫端粒。15,纤毛虫端粒。16,裂殖酵母的端粒。17,植物端粒。


 

分子和细胞信号 《Molecular and Cellular Signaling》

简评
    大多数细胞都是固定在蛋白基质中的。基质中的蛋白,或者作为信号,或者作为信号受体,或者作为转录因子开启或关闭基因,或者作为信号媒介。信号和调控蛋白及相关的小分子指挥着代谢﹑生长﹑复制﹑生殖有条不紊地进行。基质蛋白一旦出了问题,生物体就会出现问题,从精神错乱到发生癌症。信号蛋白的组成部分可以转移,重排以组成许多不同的蛋白。它们可以与其它蛋白作用,也可以与DNA﹑RNA作用,以调控基因表达。
    全书共21章:1,背景介绍。2,基质层。3,蛋白结构和功能探讨。4,分子力学。5,蛋白折叠和结合。6,酵母的应激反应和对信息激素的应答。7,双组分信号系统。8,脂类﹑钙离子和cAMP组成的信号复合体。9,由免疫系统细胞发起的信号。10,细胞粘附和细胞动力学。11,内分泌系统的信号。12,通过GPCR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信号。13,细胞命运和极性。14,癌。15,细胞凋亡。16,真核细胞的基因调控。17,细菌的细胞调控。18,病毒引起的调控。19,离子通道。20,神经的节奏。21,学习和记忆能力。

 

细胞生物学中的系统建模 《System Modeling in Cellular Biology》
简评

  系统生物学研究需要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者通力合作,但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各学科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研究者迫切需要对系统生物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常用方法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
  全书分为4章:第1章介绍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生物学中建模的作用”,“细胞系统的复杂性和鲁棒性”,“模块和模块性”三个部分;第2章介绍几种主要的生物模型及其构建原理,包括“贝叶斯推理”,“计量模型和基于约束模型”,“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分析”,“遗传调控网络分析中的定性方法”,“胞内动力学的随机模型”,“空间扩张系统”六个部分;第3章以“中庸之道:系统层次模型中的信息采集”,“从实验数据构建细胞骨架动力学”,“控制理论”,“合成基因调控模型”,“从细胞到个体:多层次模型”等六个事例介绍如何将数学模型和生物实体相结合;第4章分“计算机建模的局限”,“生化动力学的数字模拟”,“基础软件通讯”三个部分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建模中的应用,并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建模软件和数据库。

 

跨膜信号手册 《Transmembrane Signaling Protocols》

简评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微阵列和蛋白质组学中出现的新方法方便了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特性,而这些手段进步同时也刺激了跨膜信号研究的进展。我们得以确定许多在信号转移事件中的分子的作用。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个专题。第一部分:1,G蛋白耦联的信号受体。2,G蛋白耦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间的相互调控机制。3,信号传递时的蛋白间的互作。第二部分:1,正常人造血细胞中CXCR4-SDF-1因子的作用。2,啤酒酵母菌中的CXCR4的功能表达。3,G蛋白耦联受体的组成型突变体的特性。4,G蛋白耦联受体的二聚体。5,活细胞中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的实时分析。第三部分:1,膜载体和信号复合体的分离。2,研究膜脂信号分子和穴样凹陷的方法。第四部分:1,以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来观察蛋白互作。2,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来鉴别蛋白。3,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来分析PDZ功能区。4,PDZ功能区蛋白和膜蛋白互作的分析。第五部分:1,用哺乳动物细胞显微注射的方法来研究Rho家族鸟苷三磷酸的功能。2,用印迹法来研究Rho家族鸟苷三磷酸的功能。3,磷脂酶D。4,用去掉胞浆的细胞来研究磷脂酶D的调控。第六部分:1,由趋化受体激活的基因表达分析。2,用骨髓细胞的遗传重组来体外研究信号传递。3,人嗜中性白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DNA甲基化基本原理 《DNA Methylation Basic Mechanisms》
简评

    以前,人们或许并没意识到一个正常生物基因组DNA中维持正常的甲基化形态对DNA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生物基因组中90%以上是重复序列,这种序列往往是高度甲基化的,而这种形态又对外源DNA的插入异常敏感。如果能掌握这一规律,那么我们对生物基因组可变性的认识也会大大加深,甚至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解决医学问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类疾病被发现同DNA甲基化的异常有关。
    目前,分子遗传学的很多领域已经涉及到了5-甲基-胞苷(5-MC):包括基因表达调控﹑染色质结构﹑基因组印迹﹑发育生物学﹑器官克隆﹑人类医学遗传学﹑癌学﹑针对外源DNA的防御策略等等。


本主页由武汉大学图书馆负责维护,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