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性化的视角看微生物世界

——Microbiology:A human perspective (4th)

作者: Eugene W. Nest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Denise G. Anders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 Evans Roberts, J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Nancy N. Pearsall
Martha T. Nester
David Hurley (University of Georgia)

出版: McGraw Hill

索书号: Q343/C393/2006/Y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在20世纪微生物学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生物学无疑继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微生物学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优势,微生物产业的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在这样一个微生物学不可或缺的新时代,对微生物知识的传播以及进一步进行理论实践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对一本优秀的微生物学教科书的急切需求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正是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华盛顿大学的几位教授以及其他几位知名学者特编撰了本书,本书最大特点是以人性化的视角,来审视微生物学领域方方面面,带领大家进入一个迤逦的微生物世界,也即是说:本书是以读者为中心,以方便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知识、方便传授传播微生物学知识为目的的一本书。
全书共三十二章,分为五个大的部分。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微生物的微观分子结构、代谢生理机制、遗传与进化机制、突变与修复机制、及其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人体的相关免疫机制、微生物的分类比较及其常规的微生物鉴定与研究方法、以及其它微生物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环境控制方面等等。因此可以说,本书的内容确实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另一方面,在涉及到与化学、物理学、医学等等学科的交叉时,本书更是编写得深入浅出,不仅仅准确地把握了学科前沿动态与理论发展的触角,而且作者在编写时,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例子更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的求知欲,当然同时也便于读者准确理解。
编写上本书采用了一种便于学习,快速、准确掌握知识的方式。结构新颖、视角独特;重点明确、脉络分明;图片海量、画面精细;图表简明、清晰,自然流畅,术语规范。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新陈代谢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信号的转导过程、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等等都同时附有配套精简准确的流程图表,有助于理解且异常生动。此外,每一章的最后都精心安排了一栏“Future Challenges”,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当前热点与前景趋势,非常有利于开阔读者的视野,增强读者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十二章后面的“Future Challenges”一栏中便生动介绍了利用藻类制造汽油的替代物的前景,这对开阔读者的想象力,增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有益。而每个章节的后面的总结也便于读者抓住章节的重难点进行强化记忆和把握主要观点,再通过后面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习题集的测试,可以帮助读者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正确的理解了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较难知识点,可以防止读者对一些较难知识点的误解。
本书还有另外一个不可不提的特点就是:与本书配套的有一个网上学习中心(www.mhhe.com/nester4)。其中的资料可以说极其丰富,涉及到微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可以为纸版教材提供一个非常有力的补充,许多知识点的讲解都可以在网上学习中心找到。在一个信息传媒高速发达的时代,通过网络学习与教材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不仅仅相映成趣,更是一种非常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当然,本书的随书附带的光盘里面,也有极其丰富的动画演示过程用以解释某些对读者来说难于理解和想象的一些过程,如:基音表达调控中的一些分子的相互作用,与基因的突变与修复相关的一些分子的相互作用,免疫反应中的一些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等等。
纵观全书,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在各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丰富全面的教材内容、利于学习理解也即人性化的编撰方式、精确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与极富感染力的例子、动态的光盘演示、丰富的网上信息支持、精美的外观设计与高质量的印刷装帧等等均无可挑剔。因而可以肯定的说本书是指导广大大学生快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难得的一本优秀教材,也是辅助教师授课的极佳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对其他非专业的而对微生物学感兴趣的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微生物之梦幻一生
(第1章----第9章)
第二部分:微生物之奇妙世界
(第10章----第14章)
第三部分:微生物与人
(第15章----第21章)
第四部分:感染性疾病
(第22章----第29章)
第五部分:微生物学的实践应用
(第30章----第32章)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郑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