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修复,遗传不稳定性与癌症》(书评)
——DNA Repair, Genetic Instability, and Cancer

作者: Qingyi Wei, Lei Li, David J Chen

出版: World Scientific

索书号: Q754/D418/2007/Y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人类DNA经常性的会因为各种各样内在的(活性氧化物)和外在的(紫外,电离辐射等)原因而受到损伤。为了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正确的传递到子代细胞,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密的系统和DNA损伤修复机制来对抗这些有害的刺激,防止损伤的DNA转变成可遗传的突变。通过过去的30年研究,主要的DNA修复途径已经被确认,包括碱基切除修复(BER),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错配修复(MMR),同源重组(HR)以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

癌症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遗传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恰恰就来源于DNA损伤和DNA修复系统的缺陷。癌症作为一种经常发生的并且是由环境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各生物系统间的平衡性被破坏的结果,这些系统包括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信号传导,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检验点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然而,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因此他或她对于环境中的危险因子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DNA修复系统在癌症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几种遗传病的研究已经做了一定的阐述,在这些患者身上,由于遗传性的DNA修复及相关过程的缺陷,导致他们有着更高的患癌症的风险。以患有卡波济氏病的患者为例,他们由于在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相关基因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变,导致他们患皮肤癌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一百倍以上。

尽管如此,在普通人群中关于遗传性的DNA修复缺陷与癌症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并没有被显现出来。在过去的十年间基于人口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来在DNA修复基因上小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发现掀起了二者之间联系研究的高潮。这些发现为遗传筛选有功能的SNPs是提供了理论基础,这可被用来确认高危人群并提前进行防护工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细胞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性所采取的一系列精细的监控系统和各种各样的DNA修复机制。尤其详细的描述了细胞周期检验点与DNA修复机制是如何从上十亿的正常碱基中将DNA损伤找出并修复。本书的思路从生物化学分析与DNA修复蛋白的结构到将基因组学与基于人口研究的综合。大致介绍了主要的DNA修复途径,包括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同源重组与非同源末端连接,细胞周期检验点和跨错DNA合成。本书的重点之一就是一般人口中遗传的DNA修复缺陷与癌症易感性的联系。本书第一次将一批基于实验室的研究者的综述综合起来,他们对近期DNA损伤修复领域的进展,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癌症治疗和防范的新途径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
Qingyi Wei魏庆义,于1983年获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德州大学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流行病学系(终身)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和德州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魏教授在研究人类肿瘤遗传易感性与环境致癌分子机理中,首次阐明机体细胞DNA修复功能低下是紫外线导致DNA损伤和人群中皮肤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建立了系列评价环境致癌物引起DNA损伤和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分子生物标记物,并将其应用于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Lei Li 李磊,于1984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遗传学系完成博士后工作。现任安德森癌症中心实验放射肿瘤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DNA损伤修复机制于细胞周期检验点途径研究。 David J Chen 1968年获台湾国立大学学士学位,1978获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系教授。主要从事DNA双链断裂修复,DNA修复装置的结构和人类细胞损伤应答的研究。

本书目录

前言

1 DNA 损伤感知与信号
2 碱基切除修复
3 核苷酸切除修复
4 DNA 错配修复:生物学功能与分子机制
5 哺乳动物同源重组修复与癌症干预
6 非同源末端连接在 DNA 双链断裂修复中扮演的角色
7 范可尼贫血的 DNA 损伤应答网络与 BRCA 蛋白
8 DNA 修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损伤识别
9 DNA 损伤耐受与跨伤合成
10 DNA 修复 , 复制与重组中的核酸酶 : 以皮瓣内切酶为例
11 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的综合 : 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12 DNA 修复的分子表观基因组学与癌症易感性——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综述
索引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欧阳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