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者:Pandjassarame Kangueane

出 版 社: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索 书 号:Q51/P967z/2011/Y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的信号途径,调节其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由不同的基因经转录、翻译传递到相应的蛋白质上并使其具有各自的生化特性;虽然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和伴侣分子一起作用或是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特定的功能,而且有些蛋白质的功能只有在复合体形成后才能发挥出来,如依赖于构象变化或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功能。传统还原论方法主要集中在研究在一个特殊的生理学环境下,研究一些新的基因产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反,更为整体的研究策略目的在于理解复杂的生物学系统,比如在细胞或者生物体水平上研究全部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若干大规模的蛋白质组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绘制广泛的细胞内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图谱的水平。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噬菌体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串联亲和纯化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为主题旨在描述细胞生物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学,化学以及分子的特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细胞中正常的现象和基本的分子生物学事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描述了单细胞以及多细胞有机体的功能。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包括同源复合体和异源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广泛参与到细胞催化,调节,结构组装等一些代谢过程中。然而,由于蛋白质本书复杂的几何构型和化学特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是难于理解的。现在研究蛋白质互作的挑战是鉴定互作的对象和序列/结构的位点,这就需要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维晶体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通过十四个章节对蛋白质互作物理化学原理,基于蛋白质表面特征的蛋白质互作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描述。第一章通过蛋白质数据银行里面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对蛋白质互作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描述。第二章讨论了蛋白质网络中蛋白质互作及其互作节点的重要性。第三章通过一个案例探讨了癌症发生过程中蛋白质互作和基因融合的关联性。第四章特别介绍了免疫反应过程的蛋白质复合体在细胞免疫中的功能。第五、七、八章节总结了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技术,包括各种数据库,NASCENTPINAT1.0分析工具。第六章通过一组蛋白质复合体数据集介绍了蛋白质的表面粗糙度。第九章介绍了同源复合体表面的折叠和和结合。第十章描述了非融合蛋白质互作和融合同源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第十一章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表面热点区域。第十二章描述了蛋白质相互在一些疾病比如霍乱的发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十三章描述了Taq DNA聚合酶和DNA/蛋白质复合体的表面。第十四章描述了豆科植物凝集素蛋白质相互作用表面的动力学特征。第十五章介绍了免疫相关信号传导中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脂类的相互作用。在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一定数目的练习题。本书以蛋白质相互作用为主题,通过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展开分析,覆盖面广,深入浅出,对于从事于相关蛋白质学科如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传导等领域的研究生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也可以作为本科生的一本教辅读物。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体

第二章 QSAR和生物数据描述对蛋白质互作网络中高度连接节点的预测

第三章 癌症中的蛋白质多聚体和基因融合

第四章 免疫学的蛋白质互作:批判性反思

第五章 蛋白质-蛋白质/多肽互作的数据库和方法

第六章 杂聚肽专性和非专性蛋白质复合体的表面粗糙度

第七章 NASCENT-非模式生物蛋白质互作网络自动产生的方法

第八章 PINAT1.0: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工具

第九章 同源二聚体的折叠和结合

第十章 非融合蛋白质互作和融合同源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

第十一章 蛋白质复合体的表面热点

第十二章 霍乱毒素复合体蛋白质互作的表面

第十三章 TaqDNA聚合酶和DNA及抗体Fab片段的结合

第十四章 豆类凝集素蛋白质-蛋白质表面的进化动力学

第十五章 免疫细胞信号传导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脂类的互作

索引

(闫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