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书苑


物理科学版 总第19期    2005年第6期
武大图书馆外国教材中心 主办    E-mail:wgjc@lib.whu.edu.cn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本 期 导 读

《Principle of Surface Physics》
      [美] Friedhelm Bechstedt 索书号:53.8196 / B 392 / 2003 Y
《An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Physics》
      [美] W. N. Cottingham & D. A. Greenwood 索书号:53.83 / C 84 (2) / 2001 Y
《Multilayer Thin Films》
      [美] Gero Decher & Joseph B. Scheno 索书号:53.8196 / M 961 / 2003 Y
《Solid Surface, Interfaces and Thin Films》
      [美] Hans Lüth 索书号:53.8196 / L 973 (4) / 2001 Y
《The fourth State of Matter》
      [英] S Eliezer & Y Eliezer 索书号:53.815 / E 42(2) / 2001 Y

以上新书 文理分馆六楼外教中心 均有收藏,欢迎大家查阅!


表面物理基础
《Principle of Surface Physics》
简评

    随着近几十年来凝聚态物理和物理、晶体学、化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表面和界面物理成为一门日益重要的学科。其中,半导体技术、新材料、晶体生长学及化学催化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可以说,介绍表面结构、表面作用、表面理论模型以及半导体类的固体表面和界面的参考书并不鲜见,但是很少有用系统易懂的方式来讲授该课题,而本书正是定位于高等教育教材,目标是描述该领域的基本原理,为研究表面现象提供理论框架的参考书。对半导体或金属等特殊材料的表面的讨论仅仅是作为基本原理的例证。对表面特殊理论或实验方法的阐述仅仅是点到为止而不详细展开。全书的重点在运用于能发明或发现显著的表面现象的物理方法,例如对称性问题、能量学、原子重组的驱动力、化学键和电子结构的关系、表面基本激发以及其他的特性。
    阅读本书需具备大学物理和材料课程基础,如量子力学、几何学都是必备工具,但涉及二次量子化等研究生课程本书尽量避免。在讨论多体问题时,书中先对二次量子化作一简介;格林方程仅用其相对性作定性分析;费曼图仅用来阐述表面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总之,本书是一本研究生长学、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自组织结构、物性工程和材料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核物理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Physics》
简评

    本书是作者为核物理专业的本科生编写的一本简明清楚的入门教材。它从基本粒子开始切入核物理,通过简单的模型理解核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性质,以及核反应的本质。还介绍了核裂变及其在核力反应器上的应用,以及核物理在能量产生和恒星上合成中的应用。
     鉴于从早期的放射性实验到今天的各种复杂实验,都不能用很短的篇幅阐述清楚,所以本书没有详列实验细节,仅仅引用了实验数据,并希望读者明白实验和理论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本书重点讨论了能量在10MeV以下的核激发和核反应。但是由于其现象丰富复杂,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难于抓住其基本原理,作者特别提出了一些成功描述低能核性质的简单理论模型。这种利用简单模型涵盖复杂系统的性质的方式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也充分体现了其教育价值。
    书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本着尽可能简单的原则。对狭义相对论、基本量子力学(波动方程、能级、角动量量子化)等理论采取基本公式的形式。而对一些初等量子力学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尽量浅显地描述。相对于旧版,新版增加了µ子催化聚变、超新星中的核和中微子物理、中微子质量和中微子振荡、放射的生物效应等该领域的前沿进展。
    本书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资深教授,若想捕捉大师的智慧火花,不妨咀嚼本书。

 

多层薄膜
《Multilayer Thin Films》
简评

    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多层组装方法为特殊功能薄膜设计和运用提供了途径,而使该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突破。不同专业背景的科学家都对薄膜合成的新方法产生兴趣。本书正是该课题的第一本专著,涵盖了该领域权威专家的突出贡献。
    由于本书并非科普性读物,故要求读者了解设计和合成聚合物或纳米粒子的框架,有多层聚合物的物理化学课程基础,熟悉其光学、电学及生物学特性。全书共分十七章:多电介质多层膜概要,溶液和固态的多电介质吸收和多层膜的构成,电荷在电介质多层膜中的平衡和转移,多电介质多层膜的PH值控制制备法:组装和运用、表面溶胶-凝胶法及蛋白质多层膜的最新进展,多电解质多层膜的内部结构,纳米粒子和纳米胶体的层层组装法: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构和材料分析,多电解质和纳米片的层层自组装,由静电及其它相互作用导致的化学直接沉淀,基于电子活动块区的层纳米结构,包覆型胶体:制备、性质、组装和用途,智能胶囊,固态平板基底上的多层膜:从结构到功能,基于声子、电子化学反应和小分子与离子间的有选择性转移的功能性层层组装,光电子材料的自组装及特征,层状多电介质膜的离子渗透控制。
    鉴于一般的材料科学家常常遇到关于对物质的表面进行改性而保持其形状和性质的问题,本书详细描述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解决分子级多组分膜的制备问题的吸附技术,并进一步发展了L-B技术,进而将分子自组装领域引入到材料及生物科学中。

 

固体的表面、界面和薄膜
《Solid Surface, Interfaces and Thin Films》
简评

  基于实验途径的经典意义上的超高真空表面物理现在已经发展成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成熟分支。同时,该领域的理论概念及实验手段已成为现代界面、薄膜和纳米科学的基础。并且成为微米及纳米电子、催化和腐蚀、表面保护、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微电子系统和纳米材料等诸多运用科学的基础学科。固体表面、界面核薄膜物理是物理学、微电子、工程和材料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的基础课程,而本书正是该课题的一本优秀教材。
    本书是第四版,与书名为“固体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的旧版相比,新版更强调薄膜,包括其超导性和铁磁性。因此目前的第四版,主要是关于完整的固体表面和界面制备技术,层生长和吸收理论,描述结构的基本模型,表面、界面及薄膜的电子振荡和电性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新版特别重视半导体界面的电性质和各向异性。
    本书特点在于:①关键性实验测量技术及制备工艺以附录形式在每章后专门提出;②立足于基本理论模型与实验技术相结合,并紧密配合微观分析、催化及微电子等运用领域;③图文并茂,讲解明了易懂,每章后附有相关的习题供读者自测。
    本书专业性较强,适合作为硕士高年级的教材或博士生自学之用,细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物质的第四态
《The fourth State of Matter》
简评

  物质的三态固液气,可能已是妇孺皆知的事实。所谓的第四态是指等离体,这是个看似高深的专业术语,但作者却以异常生动的方式将其描述得妙趣横生。阅读本书几乎不需要专业的数学物理基础,它近乎一本科普读物。作者是一对夫妇,他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更多的人领略物理世界的美妙。
    新版相当于旧版而言的一大特点在于与时俱进。近十年来,该领域发生了显著进步,新版囊括了这些新发现及新应用。新增了工业中的等离子体一章,其它章节(等离子体的关键点、什么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世界、能量问题的解决、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历史)也均有更新和增补。新版几乎包含了等离子体科学、空间等离子体以及工业和能量运用领域的所有方面。
本书语言优美、通俗易懂,作者擅长以生活中的实例类比高深专业的科学事实。尤其是后面的附表中,用韵律诗的形式对物质四态及相关专有名词进行描述,在首版中引起广大读者共鸣。
    相信对那些对我们的世界充满好奇又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读者来讲,本书确实值得细细揣摩。

 


本主页由武汉大学图书馆负责维护,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