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概 况 / 捐赠 / 捐赠专题报道

捐赠专题报道

  • 2023年12月5日,原湖北省委统战部海外中心主任朱正明先生向图书馆捐赠著作《中国关帝文化》《中华关帝走进地球三极》《五洲关帝图》3种6册。关羽,又称关公,被民间尊称为关帝,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人物,民间素有“文拜孔子、武拜关公”之说。以“忠义仁勇信”道德精神为内涵的关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联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所赠图书是他多年来研究关公文化的代表性成果。
  • 2023年10月,图书馆收到尹中卿校友同年的第二批赠书125种175册,赠书主要为经济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方面内容,其如《中国改革创新报告》《衍生品市场清算所风险的法律规制》《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的创新竞争力提升研究》《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等。
  • 2023年10月,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二级教授邱均平向图书馆捐赠藏书94种107册。所赠图书主要为其个人著述,包括《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
  • 2023年10月,原武汉大学社会科学系二级教授朱炳祥捐赠个人藏书61种81册。赠书主要为其多年来学界交流所得,学术价值较高,诸如:《汉民族史记》《文化基因论》《普通史诗学导论》《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学习型社会》等。
  • 2023年9月28日,图书馆获赠《中国音乐大典》四编之一的《中国音乐大典·音像编》43册,其中戏曲类32册,曲艺类11册。前期已获赠“文论编”21册。“音像编”是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留存的音像资料展开编纂工作,内容涵盖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传统民歌(民间歌曲)、传统器乐、民间舞蹈音乐、仪式音乐六个部分,是对中国音乐发展基于文化自觉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为“中国乐派”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与理论支撑。
  • 2023年9月15日,李德仁院士向图书馆捐赠中、外文版《李德仁院士文集》各3套,共计12册。所赠文集是李德仁院士从他800余篇论文中精选的结集,是他60年来从事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结晶,反映了本学科从模拟法、经解析法,走向全数字化,并发展为地球空间信息学,服务“智慧地球”时代的历史进程,呈现了李德仁院士及其团队的共同研究成果,对相关学科当前教学、科研和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23年7月18日,尹中卿校友向图书馆捐赠《中国政治制度》《中国人大组织构成和工作制度》《司法评议的实践和探索》“China's Political System”等个人中、日、英著作,共计91种102册。他于1978-1985年就读于我校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之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次所赠图书,主要是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工作期间撰写、翻译、主编的系列著作,荟萃了他对法学、政治学及人大工作的研究、思考和心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2023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杰出校友柯俊之子柯明先生前来武汉大学参加“柯俊院士缅怀仪式及座谈会”并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柯俊传》《柯俊画传》《材料大师柯俊》各1册。柯俊院士是用钢铁铸骨髓的“钢铁先生”,也是将遗体捐献给母校的大体老师,他被誉为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所赠图书,以翔实的事实、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柯俊在各个时期的奋斗足迹和轶闻趣事,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爱国情怀,生动还原他精彩的人生。
  • 2023年6月30日,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武汉大学数字中国创新创业中心、武汉大学《写作》杂志社联合主办珞珈论坛第466期“回眸本土科幻,回忆珞珈往事”,应邀参加此次论坛活动的韩松先生等13位科幻作家、学者校友向图书馆捐赠图书130册,献礼百卅校庆。赠书中有韩松校友的著作《医院》《再生砖》《宇宙墓碑》《看的恐惧》《驱魔》《地铁》,彭绪洛校友的著作《野人寨》《重返地球》《地球上的外星人》等。多位嘉宾谈到图书馆为他们实现科幻梦想提供了文献保障,帮助他们走上科幻之路。
  • 2023年6月,图书馆收到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捐赠的《广州大典·民国广东公报丛编》全套100册。该书是《广州大典》(二期)的开篇,收录自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至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部分文献收录时间延至广东全境解放)期间,广东省、各下属道(区、市、绥靖公署、督察区)、县等各级政府及其下属机关所刊行的各类公报文献十三种,涉及综合、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实业、地政、司法八类,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民国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司法革新、赋税改革、市政建设、文化教育等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脉络,是研究民国时期广东政治生态、社会变迁的第一手资料。
  • 2023年6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1982级校友陈军将其先父、水利电力学院农水系陈德亮教授的藏书84种94册赠与图书馆,其中81册入藏珞珈文库。赠书内容多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研室或个人编写的农田水利专业方面的教材,有早自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抽水站教研组编写的《抽水装置与抽水站》,而题名中含“水工建筑物”的就有22种29册之多,并完整保存了教材《水工建筑物》第1版到第5版。
  • 2023年5月,毕龙树女士向图书馆捐赠其先父湖北省文联原副主席毕奂午先生藏书97类181册。这批赠书中,有176册为业已难得的古籍,诸如:咸丰四年善成堂藏版《东周列国志》(蔡元放批评)、光绪二十一年重刊的《北东园笔录全集》、光绪石印本《钦定四库全书》等,及牌子曲《虫名》(艳秋读本)、蛇仔秋原本《碧玉离生》、子弟书《评昆仑》等地方戏曲唱本,不仅充实了图书馆的古籍馆藏,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毕奂午(1902-2000),1949年后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掘金记》、散文集《雨夕》、诗文集《金雨集》等,与何其芳、卞之琳、曹禺、萧乾等人齐名,1983—1986年任武汉大学新闻系顾问。毕龙树(1940-),我国射击界的老前辈、湖北射击运动发展史上第一代运动员、第一届全运会为湖北勇夺射击金牌的老体育人
  • 2023年5月,图书馆收到校友刘文立捐赠的美国著名记者Edgar Snow(埃德加·斯诺)夫人Lois Wheeler Snow(洛伊斯·惠勒·斯诺)的题赠本 "Edgar Snow's China"(《斯诺眼中的中国》)。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刘文立校友先后四次向图书馆捐赠其译著和藏书12种20册,其中有他于1981—1991年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出版的《瑞士简史》《瑞士中立史》《法国史纲要》等。在武大工作期间,他曾被公派前往瑞士访学,并藉此得以拜望斯诺夫人,获此珍贵的题赠本 "Edgar Snow's China"。于今捐给母校,献礼武大百卅校庆。
  • 2023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古工委)主办、崇文书局承办的第36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武汉召开。年会上,古工委向图书馆捐赠《周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九部经解》《北山四先生全书》《俞樾诗文集》等书籍,共计548种1061册。本次受赠书籍是由中华书局、崇文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古工委成员单位2021、2022年出版的优秀古籍类图书,也是本次会议的展览样书。
  • 2023年5月11日,图书馆收到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捐赠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该书为武汉大学受邀出席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办的“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获赠。《儒典》是历代儒学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包含经解、义理、志传三个分典,共1816册、4789卷,版本精良,宣纸线装,集中体现儒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脉络,是系统丰富、蔚为壮观的精华之典、传世之典。
  • 2023年5月4日,图书馆收到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捐赠的《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报刊集成:第一辑 学术学科(1896-1949)》22册。《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报刊集成》将分批整理、影印出版交通大学1896-1996年间发行的报纸、期刊资源 ,是大型史料丛书。此次所赠为首批整理出版的“学术学科类”丛刊,是1949年前交通大学学术期刊的首次集成与影印出版,荟萃了49种129册期刊,依照学科属性,分为6卷:《综合卷》(7册)《工程卷》(2册)《理学卷》(2册)《经管卷》(5册)《研究所专刊卷》(3册)《国文卷》(3册)。
  • 2023年3月21日,图书馆收到赠书《中国音乐大典·文论编》1套21册。该书为《中国音乐大典》这一鸿篇巨制“文、谱、图、音”四编之一,以经典、典范、典型作为作品收录标准,梳理了涉及中国音乐的29种核心期刊及艺术学院学报,从各刊物创刊起至2016年的全部音乐类文章,总结整理了6万余条文章条目,分为14个学科21卷册。《中国音乐大典》是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资源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套集权威性、集成性、数字化、立体化为总汇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浩瀚建设工程,其“音像编”“图像编”“乐谱编”后期将陆续出版问世。
  • 2023年3月,图书馆收到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捐赠的《云南历代方志集成 ( 省卷第一辑 )》一至十五,共15册。该书为《云南历代方志集成》的一期项目,于2019年8月启动实施。在志目选定上,突出代表性、稀缺性、示范性、覆盖面的原则,精选了《华阳国志·南中志》、《蛮书》、元(大德)《云南志略》、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明(正德)《云南志》、明(万历)《云南通志》等16部旧志。
  • 2023年3月,图书馆收到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捐赠的《闽台历代方志集成·台湾志书辑》1套40册。该套书共收录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间刊行的台湾图志1部,方志39部,以1895年前台湾行政区划分类和成书先后为序,共分40册整理影印出版,基本囊括了这个时期台湾编纂的所有志书。
  • 2023年3月3日,校友江霞女士向图书馆捐赠先夫祖慰先生遗作18种18册,包括《赫赫无名的人生》、《超越生死的艺术对话》、《黑眼睛对着蓝眼睛》等。集于其中的《线》《审丑者》《快乐学院》《转型人》蝉联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小说《矮的升华》获全国五四青年文学奖。祖慰先生与武汉大学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曾围绕武汉大学的教育改革,写出了《陈天生效应》《刘道玉晶核》等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祖慰(1937-2022年),原名张祖慰,旅法作家,同济大学教授,中国上海世博会世博局主题部顾问,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总设计师,IAI亚太设计师联盟创意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黎欧洲日报记者及专栏作家、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 2023年2月24日,图书馆收到校友洪烛之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群捐赠的特别纪念版《洪烛文集》(散文卷)和《洪烛文集》(诗歌卷)共6册。所赠书卷是洪烛优秀散文和诗歌作品中的精华。洪烛(1967—2020年),原名王军,1985年保送至武汉大学中文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人和散文作家,文学界的“白马王子”。他著作等身,《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等,曾荣获冰心散文奖、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 2022年10月,图书馆获赠一批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自编自印教材,共计20种33册,编印年代自1963年2月至1987年7月,跨时25年。这些教材虽然陈旧,却是珍贵的多元素记忆载体。从1963年2月编印的《机器零件与仪器零件》到1975年12月编印的《光学仪器基本知识》,字体从手刻钢版的手写体到铅字,纸张从粗糙到愈见细密。从1976年11月编印的《英语》(光仪专业用)、1984年2月编印的《APPLESOFT II BASIC实习任务书》等可以看到新教学内容的出现。这些变化不仅体现教学状况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增设,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在国民教育上的表现。
  • 2022年10月1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贾一帆、叶济世两位医生向图书馆捐赠其所编新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问答》10册。该书基于国家有关新冠肺炎的防控、诊疗及其他相关指导文件编写,对疫情防控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出了当前形势下适用于我国广大民众的日常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有利于广大群众及时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护知识,增强科学防范意识,对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具有较大意义。
  • 2022年9月20日,图书馆收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的《孙文全集》1套20册。孙文先生(号中山,又号逸仙)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留下来的许多著述,是中国人民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孙文全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出版的收集文献最齐全、体量最大、考订最严密的孙中山全集,全面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与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孙中山思想与生平事业的基础文献。全书按著述性质及表现形式分为代表作、论著、杂著、译著、遗嘱、文告、规章、书信、电报、演说、谈话、公牍、人事任免、题词凡十四类。
  • 2022年7月7日,图书馆收到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捐赠的《云南丛书续编》1套150册。该丛书承继《云南丛书》文脉,首次全面系统整理民国时期的云南文献,以影印方式收录1911-1949年间云南文献462种,侧重选取记载云南重大史事、边疆民族特色、特殊规章制度、科技及文艺成就的文献,并据文献内容,分为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及医学、图书目录十四大类,从不同视角反映民国时期云南社会历史的发展风貌,体现云南思想文化的学术和文献水平,彰显云南人民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和杰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2022年6月,校友刘万博先后两次向图书馆捐赠个人专业类藏书《实用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房屋结构基本构件》《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等49种62册,其中包括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早年讲义《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岩石力学》《钢梁与钢柱》等11册。刘万博校友原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二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6403班,1969年毕业。所赠讲义是他1979年重回母校进修,刘祖德、陶振宇等教授根据当时国家建设急需解决专业人才断层问题而编写的,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份珍贵的教学记忆。

  • 2022年6月14日,图书馆收到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捐赠的《湖北省志(1979-2000)》2套82册。该志书是湖北省政府主持编纂的第二部新编省志,与第一部《湖北省志(1840-1985)》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全面反映了1979-2000年间全省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基本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 2022年6月7日,图书馆收到著名作家、校友陈应松先生自2017年来第三次向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102册,三次共计228册。此次捐赠包括他2020—2021年新出版的8卷本《陈应松精品文集》和36卷本《陈应松文集》。后者包含《小镇逝水录》《幽美华年》《小说的远方气象》《望粮山》《鼓岭遇雨》《飞蝗物语》《见到了贝加尔湖》等,代表作《豹子最后的舞蹈》《太平狗》《木材采购员的女儿》等均集于其中。其作品多以独特的神农架山区为背景,描述此地生活的磨难与生命的坚毅,有着奇崛的意境、雄浑的语言冲击力。

  • 2022年5月30日,图书馆收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的《中山文献》(第一、二辑)一套110册。历史文化名城中山,古称香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有着悠久的传统底蕴、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地方文献遗存。《中山文献》是香山(中山)地区1949年以前(个别延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所存文献的集大成者,两辑收录文献逾800种,其中古籍文献433种,民国文献191种,孙中山文献152种,报刊39种,被誉为是“中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版工程,弥补了中山集地方文献大成丛书的缺憾,更是中山乃至广东地区出版界又一座文化里程碑”。
  • 2022年5月23日,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令良先生遗孀钟晓红女士向图书馆捐赠曾先生著作两种——《曾令良论国际法》、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and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曾令良生前曾是武汉大学最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法研究工作,是我国WTO法学和欧盟法学的开拓者之一,其许多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学术空白,为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赠两种著作均为曾先生科研成果的精华荟萃,将入藏珞珈文库,展陈于“资深教授作品区”,以飨广大师生及相关学科研究者。

  • 2022年5月12日,图书馆收到政协全椒县委员会捐赠的《全椒古代典籍丛书》1套18种201册,按专题分为《薛时雨集》《吴敬梓集》《憨山大师集》《金兆燕集》《吴烺集》《洪武正韵》《金和集》《吴鼒集》《西墅草堂遗集》《江临泰集》《全椒旧志汇编》《王肇奎集》《杨于庭集》《薛春黎集》《金望欣集(外一种)》《吴钺集》《吴国缙集(外一种)》十七个专集和一个合集《综合卷》,全景式再现了全椒历史文化风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为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 2022年5月3日,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广大学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向图书馆捐赠《航空航天纺织品探秘》一书。该书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组织策划,协会“科普创作工程”资助,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团队编著,被武汉市科技局评为“2021年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书中介绍了纺织材料应用于飞艇、飞机、降落伞、火箭及导弹等航空航天领域,呈现出纺织品至柔至坚的两极特性和由此产生的奇妙世界,揭秘传统纺织业如何经过科技创新,助力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 2022年4月28日,图书馆收到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捐赠的《韶关历史文献丛书》2套110册。丛书内容宏富,收录海内外现存的韶关历史文献173部,几乎汇集了民国以前传世的各种历史文献,为韶关文献之集大成者,堪称广东地方文献整理与岭南学术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集中反映了古代直至1912年韶关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习俗民情以及自然资源状况,是开展韶关历史和文化研究极为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 2022年4月15日,在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21世纪以来国外文化发展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上,沈壮海教授团队向图书馆捐赠该丛书一套八卷十册。丛书历时十年,汇聚了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近百名中青年学者的研究团队,选译选编了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8个国家或者国家联盟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文本,从文化战略、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等多维角度,着力绘制出一幅新世纪全球文化战略进路图、竞争全景图,以助益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
  • 2022年1月11日,图书馆收到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捐赠的第二批《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为小志部中的盐漕河防、乡镇坊廂、儒学书院、官署厂局补,计55册。第一批475册已于2021年4月8日捐赠到馆。《全书》共530册已全部捐赠给武汉大学,将完整入藏于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供全校师生阅读研究使用。
  • 2021年12月23日,在《湖北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进图书馆的活动仪式中,武汉大学图书馆有幸成为“七进”单位的学校代表,获得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捐赠的《湖北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83册。丛书按83个行政区县各自成册,共同记录了湖北老区近百年来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
  • 2021年12月14日,李汉俊的外孙、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退休教授黄健向图书馆捐赠《李汉俊文集》2册,并经由他的介绍和联系,潜江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本伦向图书馆捐赠《李汉俊研讨文集》3册。《李汉俊文集》详尽收录了凡能确认为李汉俊作品的、单独署名或与他人联合署名的著述、译文,包括1927年7月底前报刊登载的李汉俊演讲、致词,共142篇。《李汉俊研讨文集》是研究早期党史的一项重要成果,共收录研究和回忆李汉俊的文章36篇。李汉俊(1890—1927年),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中共一大上海代表,是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的5位武大校友之一。
  • 2021年11月22日,校友连书林先生向图书馆捐赠家藏古籍珍本19册。所赠古籍经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初步判定为《元诗选》清刻残本16册,《注释清鉴辑览》民国铅印残本3册,丰富了我馆的古籍特藏。连书林先生为我校物理系数字技术专业1975级毕业生。
  • 2021年11月12日,图书馆收到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捐赠的《中国泉州南音集成》101册,其中乐曲编36册、乐谱编65册,为2021年6月首批出版,余者后续将陆续出版。该《集成》是第一部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泉州南音图书。泉州南音,是随着中原文化南传,发祥于泉州,用泉腔闽南方言演唱的古乐,原称泉州弦管,集唱、奏于一体,典雅优美,质韵深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一个侧面的活化石”,2009年9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021年11月8日,史彦瑜女士向图书馆捐赠先父史述昭先生藏书19种19册和手稿2种2册。这批赠书包含史述昭先生所珍藏的外文学术图书,如《Stresses in Shells》《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ory of Plates and Shells》等,还有他的著述《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变分法》与手稿《弹性力学变分法讲稿》《弹性力学(研究生)》。史述昭先生(1922—2002年),出生于江西丰城,是著名的工程力学专家、优秀的教育工作者。194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从南昌大学调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前身)。1992年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
  • 2021年11月3日,图书馆获赠校党委副书记屈文谦主编的《青春,每一片炽热的火焰: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10册。该书是第30~37届(2013—2020年)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优秀作品的结集。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自1983年发起并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迄今已成功举办37届。樱花诗赛从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成长壮大,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学生诗歌爱好者交流切磋的盛会和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 2021年11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方志办)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共建共享机制活动在图书馆举行。活动中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王筱武代表市地方志办向武汉大学捐赠《武汉市志(1980-2000)》《武汉抗战史料》《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校注》等武汉志鉴类图书41种118册。副校长吴平代表武汉大学接受捐赠。双方签署了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共建共享机制协议书。
  • 2021年10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董卫国向图书馆捐赠《消化系统与疾病》《临床伦理学》《临床医学PBL教程》等专著19种19册,将全部收入“珞珈文库”馆藏专区。该专区用以展示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二级教授的著述。今年9月,图书馆发布“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二级教授著述征集启事”,被征集专家积极响应号召。目前已征集到计算机学院何炎祥、文学学院李建中、哲学学院陈波、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云霞等近20位专家的200多册著述,藏入“珞珈文库”馆藏专区。
  • 2021年9月26日,图书馆收到全球化智库(CCG)捐赠的《我向世界说中国》《大转向 : 谁将推动新一波全球化?》《全球化 : 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大潮澎湃 : 中国企业“出海”40年》《海归者说 : 我们的中国时代》等图书9种9册。全球化智库(CCG)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经贸、国际关系、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该机构后续拟将继续向我馆捐赠,以鼓舞更多有识之士,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 2021年9月9日,文学院退休教师曹国臣向图书馆捐赠他的新作《临津江的黎明》3册。该书依据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历写成,既是一部志愿军侦察兵的战地实录,也是一部士兵的战场记录,更是一曲最可爱人的英雄赞歌,具有现场感和历史感。该书的入藏不仅丰富了馆藏中抗美援朝类题材的战争小说,也为当前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教材。

  • 2021年7月5日,校友会转来涂丙炎、李道庸、白翔、黄建华等校友赠书24册,其中黄建华校友捐赠的6册书为一套《元素有机化学》的武汉大学讲义,经联系确认为曾昭抡院士于1960-1962年期间所主编。黄建华校友特地为这套书写了一份说明《特殊时代的特殊印刷》,介绍曾昭抡院士在武汉大学开创了国内首个元素有机化学专业,并组织撰写了《元素有机化学》这套六册丛书,其中第一册《通论》是曾老亲自撰写的。因曾老在国内首创该专业,且首编这套讲义,使得这套讲义成为国内《元素有机化学》丛书鼻祖式的珍贵史料。
  • 2021年6月30日,在《黄鹤楼志》(2019年版)首发式暨捐赠仪式上,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向图书馆捐赠该书5册。该书是在《黄鹤楼志》(1999年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力求更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黄鹤楼的历史和现状。入志资料上自汉末三国,下至2019年,时间跨度长达1800年,分沿革、园林、人物、艺文、旅游五大篇章,堪称黄鹤楼“百科全书”。前后两版均由武汉大学教授、文化史名家冯天瑜担任主编。
  • 2021年6月初,图书馆收到校友陈东升捐赠的新作《一槌定音:我与嘉德的故事》56册。嘉德是陈东升下海之初于1993年创办的首家企业,是中国拍卖行业的拓荒者。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20多年来创办嘉德,并与团队和中国艺术品市场一起成长的风雨历程,书写了创业时的酸甜苦辣、收藏界的奇谈逸闻、名家与珍奇异宝的故事,以及对商海沉浮的感悟,对文化、艺术、商业、人生等的反思与求索。这些真切的故事帮助读者认识和感受这个伟大的时代,激励追梦者,对后学的成长、创业有着现实意义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 2021年5月26日,图书馆收到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佛山日报社捐赠的《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2-5辑,内含《明清佛山地方治理研究》《佛山纺织史》《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等,计40种40册。该丛书是佛山市2016年启动的一项大型连续文化出版工程,已出版5辑50种。丛书兼备普及与研究,注重知识性、教育性、可读性,定位于用当代眼光审视佛山历史,深入反映佛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总体风貌,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掘佛山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关注佛山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全面、系统地解读佛山优秀历史文化的底蕴和创造力。
  • 2021年5月20日下午,在校文学院举办的“《黄河大合唱》——百年来中国激荡历史之文化经典”讲座中,主讲人张安东、黄平先生向图书馆捐赠《永远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纵横谈·续编》1种2册。该书由光未然的后人为缅怀先辈,在光未然夫人黄叶绿1999年编辑出版的《<黄河大合唱>纵横谈》的基础上,对1999-2019年间研究和传播《黄河大合唱》的资料进行梳理,组织汇编多位作者的论文以及散文合集专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关于《黄河大合唱》的研究和传播在“纵”“横”“深”三个方向的发展和提高,堪称研究《黄河大合唱》的工具书。
  • 2021年5月13日,我校原统战部副部长、离休干部赵学禹老先生向图书馆捐赠其个人中文藏书63种191册。藏书内容主要为文史类,诸如:《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编》《中国大革命史 :1924-1927年》等,其中有些作者签名本和武汉大学历史系早年编的《中国近代史学习文献》等比较珍贵,将入藏珞珈文库,以飨读者。
  • 2021年5月10日上午,广东省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一行到我校调研考察,前来图书馆开展交流并捐赠图书。刘启宇为我校87级中文系校友,代表韶关市委宣传部向母校捐赠《曲江集》(6卷本)、《张九龄集校注》(上中下)各4套,及大型人文交响组曲《新韶九章》光盘2份。所赠图书《曲江集》《张九龄集校注》为韶关地方文献,张九龄为韶关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是唐朝开元名相、诗人,《曲江集》是其所著的一部诗作,也是唐代的诗文精华之一。
  • 2021年4月27日,图书馆收到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捐赠的大型历史文献丛刊《闽台历代方志集成·福建省志輯》98册。本辑共收录福建历代编修的省级图志三种:(咸丰) 福建全省总图、(光绪) 福建全省舆图、 (光绪) 福建沿海图說,通志八种:(弘治) 八闽通志、(万历) 闽大记、(崇祯) 闽书、(康熙) 福建通志、(乾隆) 福建通志、(乾隆) 福建续志、(道光) 重纂福建通志、(民国) 福建通志,其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 2021年4月8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捐赠《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已出版之省部、江宁府部、苏州府部、扬州府部等10部,共计475册。该《全书》是有史以来整理江苏古代地方文献最大的出版项目,被江省委宣传部列入“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它是从江苏省现存各级各类旧志中选择价值较高、品相较好的志书600种左右影印出版,总规模约500册,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江苏历代方志的基本面貌,是十分珍贵的地情资料和文化遗产。《全书》将入藏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供全校师生阅读研究使用。
  • 2021年3月24日,图书馆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严州文化研究会捐赠的“钱塘江学·严州文化全书”,全书包括《严州文献集成》《严州史话》《严州文人》《严州书院》《严州故事》《千年梅城》《古城寿昌》《淳安遗韵》《遂安人文》《潇洒桐庐》《古邑分水》等,共计22种25册。严州是有着1300多年州府历史的“千年古府”,却又是一座远去的古城,历经千年的风雨,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基因,从而诞生了严州讲学、严州刻本学、严州牌坊学、严州方言学、严州史学等地域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国地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该全书的整理和出版就是对严州文化的抢救。
  • 2021年3月4日下午,湖北日报社原高级记者巴晓芳先生向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和《大众化报纸论析》2种8册。巴晓芳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77级”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湖北省诗词学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怀抱着特殊的情结与使命,编辑出版了《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该书是“77级”大学生对所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心灵折射,独具特色。《大众化报纸论析》是巴晓芳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的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既是实战性的记录,又是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著作,曾获第九届湖北新闻奖论著一等奖。此两种赠书不仅丰富了馆藏,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为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参考。
  • 2021年2月,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捐赠的大型文献丛书《荆楚文库》第二批48种98册到达我馆。该套丛书的编纂出版旨在全方位搜集、整理湖北历代文献,建立完整的研究湖北的资料系统,以深入认识湖北地域特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湖北文化繁荣发展。此批赠书包括甲编(文献编)、乙编(方志编)、丙编(研究编),诸如《冯永轩集》、《[同治]宜昌府志》、《楚国经济史》等。
  • 2021年1月15日,湖北省知名文艺人李小斌先生向图书馆捐赠语言文字学家、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焯先生生前旧物。这些旧物十分珍贵,包含黄焯先生生前使用过的砚台、印章、印章盒、海螺水舀、银壶、民国镍币、装钱布袋以及武大中文系师生员工恭祝先生八十寿诞砚台等,共计10种。
  • 2020年12月29日,阎志校友在其长篇小说《武汉之恋》的首发式上,向图书馆赠送两套《武汉之恋》,共10册,其中1套为签名本,入藏武大文库。该书分为五卷,分别是《梅花落 樱花开》《江水浅 湖水深》《春风起 秋风逝》《北方晴 南方雪》《白云引 黄鹤归》。阎志在该书中以陈东升、艾路明、雷军等武大校友成长为商界大佬的创业故事为原型,真切地书写了田路、陈东明、雷华等珞珈学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求学、创业到走上世界舞台这四十年来的精彩历程,道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该书不仅是一首对武汉、对时代的赞歌,更是一部生动现实的成长教科书。
  • 2020年12月22日,图书馆收到卓尔书店赠送的1套“闻一多诗歌奖获奖诗人丛书”共10册,分别为《田禾诗选》、《简明诗选》、《刘立云诗选》、毛子《诗选》、《潘维诗选》、《潇潇诗选》、《高凯诗选》、《胡弦诗选》、《马新朝诗选》、《晴朗李寒诗选》。
  • 2020年12月18日,图书馆收到学校校友会赠书40种104册,包括《毛泽东与武汉》、《中国经济通史》(1套16册)、《万历十五年》、《解忧杂货店》、《海子的诗》、《羊城珞珈情》等。
  • 2020年12月9日,图书馆收到毛蕴诗校友的赠书28种28册。该批赠书主要为其个人中、英文著作,诸如:《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公司经济学》、《国际化环境与跨国经营》、《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Enterprises》等,均入藏武大文库。
  • 2020年11月19日,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组织全省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和电视艺术工作者,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形式,走进武汉大学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正祥代表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向武汉大学捐赠了10张《风雨同歌——中国抗疫主题MV征集典藏》光盘。该典藏光盘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等媒体单位,于3月共同举办《劲牌•风雨同歌——中国抗疫主题MV征集典藏》活动的成果,将入藏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以饷广大师生。
  • 2020年11月18日,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图书馆收到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捐赠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共计103种141册。丛书分为A、B两个系列。A系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一本调研成果,以及若干重要专题的调研成果,B系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大量调研成果。
  • 2020年10月26日,图书馆收到广州大典研究中心赠送的《广州大典•曲类》共计43册,其中第一辑说唱19册,第二辑戏曲24册。该套书收录了明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木鱼书、龙舟歌、南音、粤讴、山歌等民间说唱文献和粤剧、粤曲等戏曲文献,收录底本不乏文物珍品,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静凈斋第八才子书花笺记》,清乾隆四十三年东莞明秀堂刻《万宿梁萧》以及大量泥印本等均为世之少有珍本、稀本乃至孤本。在文献藏量上,可谓岭南曲艺、戏曲文献整理集大成者,收藏和研究价值可期。
  • 2020年9月24日,图书馆收到深圳市必提学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赠注会考试与初会考试的教材8种,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每种除1册教材外,还含有考点通和学习框架各1册。这套书的特点是将每门考试的备考时间缩短为21天,提供了一个21天的学习和复习框架。有重点地讲解了考点知识,将经典习题嵌入到每个考点,并将做题思路总结出来,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考试内容和方法。
  • 2020年9月,图书馆近期收到中国科普研究所中英文赠书共36种71册,包括《中国科普报告》、《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中国科普人才发展报告》、《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报告》、《中国科普研究进展报告》、《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科普发展对策研究》、《At The human Scale》等,可供阅读了解,也可资专题研究。
  • 2020年8月28日,远在上海的王曦教授委托王照先生和法学院刘超老师向图书馆捐赠王燊老先生生前藏书。这批赠书中包括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译著《电离层研究五十年》、武汉大学北京老校友会编的《北京珞嘉》、台北市国立武汉大学校友会編的《珞珈 》、《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及应用》、《Noctilucent Clouds》等中外书刊,共计108册,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吴南薰先生1954年所著、武汉大学物理系印制的《中国物理学史》。王曦教授表示后期还会向我馆捐赠王燊老先生生前所藏。王燊老先生早期曾任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主任。
  • 2020年8月24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追寻长江梦——《画梦长江——波澜起伏的中国治水故事》《长江之子郑守仁》”的新书发布会上,向我馆捐赠此两种图书各3册。《画梦长江——波澜起伏的中国治水故事》一书描述了一代代长江委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薪火相传、砥砺奋进、治理长江、保护长江、造福人民的辉煌历程、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了新中国长江治理与保护七十年的生动画卷。《长江之子郑守仁》一书真实描写了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的典型事迹,全面反映了这位“最美奋斗者”为党和人民的治江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宣扬了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甘当人梯的大师风范。两书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 2020年7月10日,我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地图学家尹贡白教授向图书馆捐赠其个人藏书95种100册、个人著作16种21册、手稿5册,共计116种126册,包括各类地图册、中日文地图制图专业书籍、洪山文史资料、书画作品集及美术字体设计等方面的图书。这批赠书,不仅充实了图书馆测绘类及书法艺术类馆藏,也为珞珈文库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记忆。
  • 2020年7月9日,图书馆收到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赠书16种36册,包括《苏州市志》、《苏州丝绸志》、《苏州山水志》等系列专志,《老苏州百年历程》、《苏州旧街巷图录》、《苏州百姓图录》等系列图志,《苏州史志资料选辑》、《苏州纪事》等地方文献,比较全面地记述了苏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十分珍贵的地情资料和文化遗产。
  • 2020年6月22日,图书馆收到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校友捐赠的由其本人主编的中英双语版《新冠应急医院建设运营手册》和《方舱庇护医院建设运营手册》各8册。这两种图书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的指导下,由参与方舱医院、应急医院建设改造及保障服务的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际建设、运营及保障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编写而成,系统总结了武汉战疫期间,为应对疫情暴发,建设应急医疗机构、紧急扩增医疗资源的经验和做法,从应急医疗角度为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同时为全球各地区持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重要借鉴。
  • 2020年6月22日,图书馆收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捐赠的《谢谢你,为武汉拼过命》武汉城市海报1套,加上主题页,共计33张。这套海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设计制作,以武汉市的著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为背景,配上“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战斗在一线的你”、“三江同源,千里同心”等富有诗意的话语,表达出武汉人民对多家医疗队驰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的感恩深情。
  • 2020年6月1日,著名作家、校友陈应松先生继2017年之后,再度向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此次捐赠的为2019和2020年的新作,包括“名家作品精选”中的《陈应松作品精选》,“陈应松文集”中的文学演讲集《背铁砧上山》,诗集《关于鹰》,散文集《大九湖之恋》《逝水•冥想•深流》,短篇小说集《喊树》,中篇小说集《太平狗》《黑艄楼》《滚钩》《神鹫过境》《松鸦为什么鸣叫》,共计11种32册。
  • 2020年3月26日,图书馆因疫情还未开馆,鲐背之年的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老先生在其北京寓所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图书捐赠,将他的著述及各类诗、诗钞,包括:杂文著作《杨子才杂文选》《萤窗八集》《萤窗九集》等,诗词曲选本《古今五百家词钞》《历代咏史诗钞》《历代怀古哀时词曲钞》《民国六百家诗钞》《万首清人绝句》等,诗与散曲《散曲学步甲乙丙稿》《萤窗咏史诗》等,共计20种23册,捐给我馆。工学分馆馆长卢林代表我馆前往接受捐赠。
  • 2019年12月20日,李春明校友向我馆捐赠个人著作《春明文稿》(共七卷)和《李春明经济文稿》(共四卷)各两套。《春明文稿》是他1979-2016近四十年间学习和工作的成果与心得,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许多亲身经历的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李春明经济文稿》荟萃了他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的思考、探索与心得,既有宏观的理论建构,又有微观的实践指导,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历史研究大有助益。李春明校友1974年至1977年就读于我校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 2019年12月11日,汤商皓老校友长子汤原华先生向我馆捐赠其父著作《台湾史纲》(初版)、《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新论》、《台湾史纲》(第四版)共4种13册,以及他自己编撰的《汤商皓教授图文集》20册。据汤先生介绍,其父1934年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大学,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带着家人回国,受聘武汉大学讲师。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他是奉学校之命留守护校的校工之一,期间他和日籍妻子爱校护校,并协助疏散难民。抗战胜利后,迁居台湾,后侨居美国。

  • 2019年10月29日上午,老校长刘道玉教授向我馆捐赠个人著作总计17种21册,其中有他的第一本著作《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代表作《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论》和见证他与学生密切交往的《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等,均为图书馆的宝藏和全校师生的宝贵财富。图书馆将什袭珍藏,收入特设之“珞珈文库”,供广大师生共飨。
  • 2019年10月25日下午,李广来先生向我馆捐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湖北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作品集》1册、书法家汤元清(又名汤源清)先生书法作品 1幅,转赠画家李孟先生国画人物肖像 1幅。这是他继2018年5月25日首次捐赠以来,第二次向我馆捐赠。李广来先生1994年开始学习书画及书画装裱艺术,师从湖北工艺美术大师、汉派装裱艺术代表人物王士杰,以汉派装裱和古字画修复见长。曾先后参与中国国家美术馆、湖北省书协、湖北省美协等多次展览的书画装裱,担任多个书画协会组织及书画名家的指定装裱师,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 2019年9月27日,校水利水电学院向图书馆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2015》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2017》 各9卷的江河流域水文资料共140册,包含的流域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闽台河流、珠江、内陆河湖。该水文资料原存管于水利水电学院,于今开始统一由图书馆接收,并作馆藏。

  • 2019年9月19日,我馆收到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与炎黄文化研究会捐赠的《荆楚文化丛书》,计40卷80册。 该套丛书由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省内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撰而成。丛书分胜迹、史传、学术、艺文四个系列,每个系列由十卷组成,凡四十卷,约一千二百万字,首次对荆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堪称湖北历史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鸿篇巨著。

  • 2019年9月12日上午,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教授向图书馆捐赠著作及藏书总计206种233册,涵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旅游摄影等主题,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有《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史》《我的诗与远方》等个人著作,也有《Looking East》《Before They Pass Away》等英文、意大利文的原版图书和精装书,图书保存完好、装帧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使用价值。
  • 2019年7月19日,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捐赠给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第二批艺术类文献到馆。此批文献共计74册,包括陈文令、方少华、杨勇、刘丽萍、缪晓春、马堡中、梁相斌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集、展览画册和艺术评论集。赠书入藏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艺术分中心(图书馆总馆E楼7楼当代艺术文献中心),将进一步丰富我校艺术类文献特藏,并为我校师生了解当代艺术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 2019年7月9日,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捐赠《河南历代方志集成》1套19卷565册(另附总目1册)。该集成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持实施的大型文化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最大的旧志出版工程。集成以现行河南行政区划为边界,汇编了现存上启明永乐十一年下至新中国成立五百余年间河南历代综合性方志共586种,内容涵盖这一时期河南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发展变迁,是迄今为止研究河南最真实、权威的文献史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河南省档案馆提供的民国《河南通志稿》13万页的珍贵档案史料,属首次影印公开,内容不仅包含舆地志、经政志、矿产志等20余种分志,还兼及河南各县采访稿、各县概况调查、各县古迹资料等,堪称研究近代河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集成将入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供全校师生阅读及研究使用。
  • 2019年5月23日,覃维副馆长代表西藏大学图书馆向我馆捐赠《菩日文献精选本》1套2册。西藏大学图书馆是我馆合作共建单位,两馆业务交流由来已久。“菩日文献”是2002年出土于西藏聂拉木县的一批藏文古籍文献,形成于公元八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间。该文献记载了贡唐时期菩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再现了贡唐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是继“敦煌文献”后,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古籍文献。文献的发掘与影印本的出版填补了贡唐地区古籍文献的空白,为研究西藏文化的起源、变化、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的文献佐证。
  • 2019年5月4日,纪念唐明邦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首发式暨捐书仪式与唐明邦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上,唐明邦先生的弟子、义女唐梦华(王继红)女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易学源流举要》和《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 2种15册。《易学源流举要》以唐先生1988年至1996年期间给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讲课的讲稿为基础编撰而成。《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是唐先生的学友、弟子研究其学术思想、回忆其精彩人生的文章结集。唐明邦(1925年1月23日-2018年5月4日),中国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易学家、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学院顾问。
  • 2019年4月12日,我校已故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令良的夫人钟晓红女士向图书馆捐赠曾令良遗留的一些教学科研资料、读书笔记等,多为国际法方面内容,共54件,其中手稿30件。曾令良(1956.3 - 2016.7.8), 法学家,生前曾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特聘教授、让-莫内欧洲联盟法讲席教授(Jean Monnet Chair of European Union Law),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家高端智库)执行理事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 2019年3月,图书馆收到校宣传部赠书《乐山的回望——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十周年纪念文集》,共计87册。该书是由校党委书记韩进主编,以纪念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十周年,旨在传承和弘扬“教育报国、不畏牺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兼容并包、严谨求实;造福乡邦、服务社会”的“乐山精神”。该书在体例上分为西迁序曲、嘉州执教、乐山负笈、三江梦影、大佛那边五个部分,所收录的文章大多是由当时身处乐山的人记录的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属于叙事性散文,回忆为主,文风朴实,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 2018年10月30日,我馆收到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赠书,共计321册。赠书内容包括方力钧、郑林、程昕东、钟飚、李路明、隋丞、田野、童振刚、何汶玦、王劲松等多名艺术家的画册、文集和艺术杂志的个人专刊。该批赠书将入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文献中心),有效促进我馆艺术类文献特藏建设。
  • 2018年10月,我校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桂希恩向我馆捐赠图书18种37册,其中个人著作有4种:《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一版和二版)、《生命要设防——预防艾滋病知识普及读本》、《我所知道的艾滋病》。桂希恩教授因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唯一得主及2004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 2018年10月12日,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傅庸、谭昌铭两位离休教师向我馆捐赠中、英文图书《The universal Standard Encyclopedia》、《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环球绿色行》等,共计10种41册。
  • 2018年9月14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丁俊萍教授向我馆捐赠图书85种89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唯物辨证论与实践智慧》、《政治文明的哲学观照》、《辉煌历程与基本经验》等,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等多方面,其中个人独著《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首届湖北图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武汉大学第八届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
  • 2018年9月,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捐赠的大型文献丛书《荆楚文库》首批63种102册到达我馆。该套丛书的编纂出版旨在全方位搜集、整理湖北历代文献,建立完整的研究湖北的资料系统,以深入认识湖北地域特色, 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促进湖北文化繁荣发展。首批赠书包括《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秦简牍合集》、《楚辞章句补注》、《神农本草经》、《辛亥首义史》等,内容涵盖文学、哲学、历史、旧方志等。
  • 2018年7月11日,我校校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张昆教授向我馆捐赠《三思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改革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等有关新闻学研究的个人著作,共17种20册。张昆教授于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后分配至武汉大学新闻系任教,先后担任新闻学系主任、新闻学院院长、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等职,后调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他此次捐赠,意在感恩和回报母校。
  • 2018年第六届武汉大学读书节活动期间,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办向我馆捐赠图书共记78种177册。赠书内容主要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未来简史》、《历史从未走远》等,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门类。武汉大学读书节已经成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极具号召力的读书活动品牌,是全市重点读书活动内容之一,也是武昌区和武汉大学区校合作的重要连接载体。2012年武昌区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签署了共建读书之城协议,武汉大学图书馆成为武昌区主要阅读推广阵地。这批赠书多为大学生热衷的畅销书籍,将大大满足其阅读需求。此项捐赠活动不仅为全民阅读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在助力落实我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学生全面成才。
  • 2018年5月30日,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校友刘鸿武向我馆捐赠其个人中、英著作总计60种62册,主要为《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非洲文化与当代发展》、《Fifty Years of Sino-African Cooperation: Background, Progress and Significance》等系列非洲研究专著。此次捐赠的图书不仅为武大师生的学术研究供了思路和材料,更是为国际史、世界史专业和边海院的区域性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2018年5月25日下午,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李广来先生向我馆捐赠其著作《书画装裱艺术》32册,旨在向当代大学生传授书画装裱艺术,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 2018年5月21日,原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数学家路见可(1922-2016)的藏书由其后人路望舒和路伏羽向我馆捐赠。赠书涉及中、俄、英、德、法五个文种,共236册,其中俄文109册、英文106册。赠书内容主要为数学,也有部分生物学(路见可夫人熊全沫教授所藏)。这些书大多出版年较早,如:《A Test-book of Zoology》(1910年)、《Projective Pure Geometry》(1930年)、《Differential Equations》(1931年)等,有效地补充了我馆早期数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俄文及英文文献。

  • 2018年4月17日,我馆收到台湾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岠渭教授寄赠的音像资料“刘岠渭教授音乐导聆” 75种93盒,加上3月29日他应邀于我馆 “文华讲坛”作题为《谈贝多芬——纵横排奡,独步古今》的主题讲座时赠送的5种7盒,共计80种100盒。这些DVD均为名家名作,如: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 《田园》、莫札特的歌剧《唐•乔望尼》、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等,既丰富了我馆的音像资料,也满足了我校师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需求。

  • 2017年12月12日,我馆收到刘忠潮教授中、俄、英、日文赠书共94册,其中俄文书籍77册。赠书内容主要为水利方面的专业图书,如 《Fluid Mechanics》、《Open-Channel Hydraulics》、《Крепление волновых откосов》、《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ие сооружения》、等,有效地补充我馆水利专业的俄文文献馆藏。刘忠潮,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1927年3月生于浙江义乌,1961年莫斯科水利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曾担任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工作,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水力学专委会委员。
  • 2017年12月4日上午,鑫鼎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湖北宜昌思源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何建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举行的“2017年鑫鼎奖助学金颁发仪式、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向武汉大学图书馆赠书仪式”上,向我馆捐赠《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和《长盛川赋》各10册。《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影印本内容源于保存了百余年的石印本,记载了当年长盛川先祖们与晋商巨擘祁县渠家合作经营之荣耀历史,讲述了晋楚商人合力将湖北青砖茶经中俄万里茶道行销世界,并使祁县成为“茶商之都”的历史。《长盛川赋》是中国青砖茶第一赋,以“长盛川”600余年故事为核心,通过800余字的骈俪文章起承,浓缩了中国青砖茶的沧桑历史,全书以此展开讨论与研究。从2011年首次设立鑫鼎助学金到今年,鑫鼎集团对武汉大学法学院学子的资助已达七年。
  • 2017年11月27日,我馆收到《燕赵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赠送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燕赵文库》首批33种51册,具体包含《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光绪]畿辅通志》、《河北抗战诗歌选》等。《燕赵文库》分为“文献编”和“研究编”两部分。“文献编”选收现今河北区域,或历史上属于燕赵地域,或长期客居燕赵且著述内容多反映河北文化的名人佳作,时自古代至民国,分为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代、民国、方志典籍档案6卷。“ 研究编” 选收现当代学者研究燕赵文化各领域的著述,时自古代至1949年,分为历史、人物、文物、风物、艺术、文化综合6卷。该套丛书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燕赵文化主要成果的汇集,集“学术性、经典性、应用性”于一体,发挥“存世、资政、育人”的功能。
  • 2017年9月12日上午,韩国岭南大学汉学家朴云锡教授向我馆捐赠个人藏书总计293种、325册,包括韩国学者研究中国儒学、中国历史、敦煌等著作及其个人文学专著,如《茅盾的文学思想》等等。此次捐赠有效补充了域外汉学研究的馆藏,为校内外学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

  • 2017年6月26日,我馆收到著名作家、校友陈应松先生捐赠的个人著作共计48种94册,包括《松鸦为什么鸣叫》、《马嘶岭血案》、《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别让我感动》、《Mount Hunter》等中英文作品。陈应松1987年毕业于我校中文系,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其小说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大奖、第十二届《小说月报》百花奖、2006—2007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奖、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奖、第六届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2004年人民文学奖、第二届梁斌文学奖、第一、二、三、四届湖北文学奖、屈原文学奖、2004湖北省文化精品生产突出贡献奖等,曾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 2017年6月23日下午,北京崇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富文向武汉大学捐赠了英、俄、德、法、西、阿、葡、日8个语种共计320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图书。根据学校学习、研究和馆藏布局需要,该批赠书分别入藏于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文科院系资料室和党政机关部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18个专题79篇文章,集中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本次捐赠为我校广大师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优秀经典著作,也是对我馆馆藏资源建设和马列主义著作及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

  • 2017年6月15日上午,谭固生女士、谭季麓先生、谭鄂女士向我馆捐赠其先父谭戒甫先生的《墨经易解》、《西周彝铬历谱》、《周历王与共伯和史事征实》等手稿若干种,讲义《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国立武汉大学1934年印)和专著《墨经易解》(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庄子天下篇校释》(国立武汉大学出版部1935年)等著作多部。谭戒甫(1887-1974),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人,先秦诸子楚辞金文专家。
  • 2017年6月14日上午,汤湖美术馆副馆长夏金钟、李瑞洪等一行8人到访我馆,并向我馆捐赠《王心耀作品集》、《玄序:湖北省当代油画邀请展作品集》、《车都印象美术摄影作品》等艺术类图书共125册,有效补充我馆艺术类馆藏。
  • 2017年1月,我馆获科学出版社捐赠图书20种、20册,内容包括:《科技国际化的理论与战略》、《国家创新战略》、《科学与中国 :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等科普图书。此举系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为了更好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组织院士和专家编写了一系列面向公众的科普图书,从中甄选一批赠送给多家图书馆。
  • 2017年1月11日下午,萧萌女士向我馆捐赠先父萧𦵉父先生所藏图书482册以及古籍330册、签名本46册和珍贵手稿若干,还有手稿正在整理中,后期将继续捐赠。萧𦵉父(1924~2008),中国著名哲学史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6年受邀回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是现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并以此为基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珞珈中国哲学学派。所捐珍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萧𦵉父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路径的记忆,是研究萧𦵉父先生的珍贵史料。所赠古籍将入藏古籍部,手稿将入藏武大文库,其他图书也将陆续入藏,以飨读者。
  • 2016年12月1日,我馆收到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摄影家,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田滋茂线装手钞本《田滋茂手钞四书五经书法长卷》1套22册,收藏编号为零零叁柒捌。该套作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 2016年11月23日,图书馆收到武汉大学宣传部转赠的红旗出版社中文赠书123种425册,赠书内容包括 《信仰的力量》、《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恩格斯传》、《一代天骄毛泽东》等近年新出版的著作。为方便广大师生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图书馆与校党委宣传部合作,在总馆二楼新书展区开设了由红旗出版社捐赠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品图书专栏。目前该批书已陈列于此,供师生学习和研究。
  • 2016年10月14日,图书馆获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赠送的李岚清同志著作共16种17册,内容涉及教育、音乐、篆刻等。此举系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响应李岚清同志的倡议,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受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委托特向全国高校图书馆赠送李岚清同志著作的活动。目前该批书已整理上架,供师生借阅。
  • 2016年10月18日,图书馆获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赠书158件,其中西文图书98册、日文图书27册、中文图书26册、武汉大学第二届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文艺汇演光盘6盒、武汉大学70周年校庆国际校友留言薄1册。
  • 2016年10月21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何宗宜教授向图书馆捐书8种13册,包括个人专著《珠海市影像地图集》、《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学》等5种10册和3册精美珍贵的图集《中国西部地区典型自然景观地图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图集》、《深圳•香港地图集》。这些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 2016年10月13日下午,文学院退休教师沈祥源教授向图书馆捐赠了他珍藏多年的14册手稿,包括古代汉语编写大纲 (1996.2)1册,本人研究生毕业论文 (1981.5)1册,文章手稿2册,学生习作(82级——95级若干学生)5册,课程表记分册(1984.2)1册 ,讲稿4册。4册讲稿内容涵盖“古代汉语”、“大学语文”、“文艺音韵学”、“音韵学的功用”四门课程,其中还附有沈老摘抄的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意见、学生习作评讲等。学生习作评讲中有一份特殊的作品——沈祥源教授的学生何五元大学时期的习作《登珞珈山赋》,是新校门汉林广场上镌刻的《珞珈赋》原作。这些珍贵的手稿后期将入藏武汉大学文库,以飨读者。
  • 2016年9月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教授向图书馆捐赠各类中外文图书共计174种174册。龚院士所赠图书均有很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包括个人中英文学术专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进展》、《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Earth Observation 》等6册;专业学术著作集成《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多册院士文集《胡敦欣院士论文选集》、《陈俊勇院士文集》、《深耕测绘一甲子 : 王家耀院士文集》等;珍贵的图集《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图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图集》、《Deutschland in der Mitte Europas》等,是师生们不可多得的教学科研参考文献。图书馆将尽快整理入藏这些文献,供全校师生借阅。
  • 2016年6月24日,我馆收到医学部维吾尔族毕业生瓦热斯捐赠的图书446册、期刊76册,内容多为维文文学著作。所赠书刊是维吾尔族同学多年来自己购买和收集的,并自行管理。这次捐赠给图书馆是希望这些书刊能获得统一管理,与更多同学分享维文魅力,以弘扬民族文化。

  • 2016年6月23日上午,史锡腾、史锡华先生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家藏古籍《佩文韵府》一部共143册。史家兄弟所捐献的古籍《佩文韵府》是其先父史旭先生最爱的手边书,被视为珍宝。《佩文韵府》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已全部入藏古籍部。

  • 2016年初,日本科学协会向武汉大学捐赠的系列图书首批已到达我馆,共41箱,共1288册,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图书馆学、语言、文学、艺术等。这是日本科学协会为了促进日中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实施的“有效利用教育、研究图书项目”的赠书项目在武汉大学的启动。目前该批书正陆续在总馆文科阅览C1上架,供读者利用。据了解,日本科学协会成立于1924年,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公益团体之一。自1999年起,以无偿捐赠图书,增加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为目的,启动实施了“有效利用教育、研究图书项目”的赠书项目,接收日本国内出版社、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个人捐赠的图书,整理分类后,向海外的大学及研究机构无偿捐赠。2016年6月,日本科学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合作主办“‘品书知日本’2016 征文大奖赛”(查看详情),征文截稿日期为2016年9月20日,一等奖获得者将被邀请于2017年2月访问日本。
  • 2016年6月7日上午,我校电子信息学院退休教师宋骞教授向我馆捐赠其夫张远程教授生前著作,共计4种11册,包含《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调试》、全英文版《Quantum Optics》(《量子光学》)等专业著作,以及个人自选诗词集《诗映人生》,是其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收藏价值。
  • 2016年5月12日下午,在由武汉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16 武汉大学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跨学科N+1专业经典导读”中,主讲者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专业张薇教授向图书馆捐赠10册《<园冶>文化论》。《园冶》是明晚期著名造园家计成所撰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作者同时代人尊之为与《周礼•考工记》相媲美的经典,于清朝曾一度绝版失传。张薇教授的《<园冶>文化论》是个“古著开新花式”的创新成果。她在该书中对《园冶》的文本精义、学术价值、当代应用分别进行了揭示、评价和探讨。
  • 2016年3月28日上午,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徐武军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其先父徐复观先生的藏书、手稿共8种17件,所赠文献包含《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明清名人百家传略》、《困学纪闻集证》等,其中还有珍贵的信件、手稿,已全部入藏古籍部。
  • 2016年3月23日,大型文献丛书《新疆文库》第二批63卷到达我馆,内容包含《不可移动的文物》、《中国新疆壁画艺术》、《新疆图志》、《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等汉文文献以及部分民文文献。
  • 2015年12月6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与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丝路印象——大型音乐节目特展》闭幕式上,湖北广播电视台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倾听湖泊的声音——音乐DJ的<蓝色音乐札记>》40余册。该书以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型系列专题音乐广播节目《蓝色音乐札记》为蓝本,以湖泊相关的歌曲为抒情主线,表达湖泊文化的生态美价值,探索美丽中国的建设轨迹。目前该书已在总馆及各分馆上架供读者借阅。
  •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原校长张绍焱教授家属周女士向我馆捐赠张教授生前全部藏书,共计3376册。张绍焱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股份经济与证券投资,其藏书以经济学专业论著为主,并涵盖相关工具书、行业报告、经济数据资料等,内容丰富,所涉全面,对图书馆经济学学科馆藏形成重要补充。 赠书的整理工作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其中入藏的1300余册图书已上架供读者借阅。
  • 2015年9月1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在武汉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近300万字的《新编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出版座谈会上,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赠书。《新编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由武汉的三位抗战史研究专家章绍嗣、田子渝、陈金安联合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期间有关抗日战争的辞目6500多条,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貌的大型工具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实用价值。
  • 2015年7月,图书馆获赠张祖勋院士部分藏书百余册。赠书包括两院院士传记29册,以及水利水电、建筑测绘、土木工程等专业著作多种。所赠图书入武大文库院士专柜收藏并供读者阅览。
  • 2015年6月,中央文史研究馆向我馆捐赠大型地域文化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一套。本套丛书按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连同港澳台地区共34个分卷。时间跨度上启文化源头,下至辛亥革命,概括介绍了各地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亮点,是我国第一部全版图的分省文化地图,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 2014年10月16日,图书馆获我校校友、著名作家、翻译家叶君健先生的次子叶念伦先生所赠《叶君健全集》。全集共二十卷,收录短篇小说一卷,中篇小说二卷,长篇小说五卷,儿童文学创作一卷,儿童文学翻译一卷,成人名作翻译一卷,安徒生童话四卷,散文五卷,充分反映了叶君健先生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成就。

  • 2014年10月,大型文献丛书《新疆文库》首批26卷到达我馆。新疆文库计划收集整理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文6种文字的文献,编辑出版新疆自古以来至1949年10月1日以前的作品,力求以科学翔实的史料反映新疆文化发展全貌。首批包含《西域图志校注》等汉文文献以及部分民文文献。
  • 2014年9月,我馆收到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赠送的《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丛书》一套30册。本套丛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记述了白汉场村、海印村、密食禄村等30个白族村落的文化和生活,为民族学、人类学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 2014年5月21日,我校女书研究专家宫哲兵教授向学校捐赠了女书等个人收藏。宫教授将个人编创、翻译、收集的女书研究资料;个人全部著作、论文、手稿、讲稿、调查笔记及其它个人收藏品无偿捐赠给学校,图书馆将设立“宫哲兵教授捐赠女书特藏室”,更好地发挥女书资料的学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
  • 2014年4月17日,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向我馆赠送《罗荣桓画传》、《我的父亲罗荣桓》、《纪念罗荣桓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文集》等编著7册。这批图书以丰富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记述了罗荣桓元帅的生平和事迹,不仅是有关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对现代大学生具有不凡的教育意义。
  • 2014年4月,我馆收到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赠送的“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首批书籍,包括《西樵山志》、《黄飞鸿纪念集》、《一弹流水一弹月:西樵粤曲粤剧文化口述》等共计19种。这批书籍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古建筑等多种学科,可作为岭南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 2014年3月12日,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李健亲临图书馆,并赠予大型图册《毛泽东与武汉》。据了解,该图册是李健教授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契机,率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毛泽东在武汉的照片而主编出版,表达了武汉大学及江城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深切缅怀,也讲述了毛泽东与武汉的特殊情缘。《毛泽东与武汉》收入的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与武汉有关的老照片200多张,其中一部分首次公开发表、弥足珍贵。
  • 2014年3月,台湾著名小说家、我国著名思想家严复先生的孙女华严女士委托北京大学哲学系向我馆赠送其作品全集一套,共计26册。华严女士一九六一年出版长篇爱情小说《智慧的灯》后一举成名,之后创作不辍,已出版长篇小说及其他作品集二十余部,其中多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 2013年12月19日,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吕敞教授,将早年留学俄罗斯期间收集的一批俄语原版专业书籍捐赠图书馆,共计一百余册。
  • 2013年12月3日,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散文作家万伯翱携著作《六十春秋》走进武汉大学,举办签名赠书活动,并向图书馆捐赠图书。万伯翱先生是党与国家领导人万里之子,散文集《六十春秋》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
  • 2013年11月,值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泥沙专家、河流泥沙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谢鉴衡院士的亲属谢华先生代表家属向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父亲藏书,共计图书600余册、资料500余件。
  • 2013年10月27日,郭沫若纪念馆原馆长、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一行来访武汉大学,并向武汉大学赠送《郭沫若于立群墨迹》。该书收录了当年郭沫若在武汉大学期间创作的多幅书法作品,入藏图书馆“武大文库”。
  • 2013年9月初,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胡粹华老师,将其与先生——中南医院耳鼻喉科知名专家姚昌德共同收藏的400余册图书悉数捐赠给图书馆,其中不乏珍贵的外文原版书籍,体现了老一代学人对母校的浓浓情怀。
  • 2013年8月30日,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唯一得主、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向图书馆转赠了我国著名女书法家翁月卿书法作品——书王羲之兰亭集序。翁先生出身于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常熟翁氏家族,是晚清大书法家、光绪帝师翁同龢的侄孙女。该作品为翁先生89岁高龄时所作。
  • 2013年6月20日,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61届五年制本科毕业校友、国家一级作家曹建勋心系母校,向母校图书馆捐赠其创作的作品,包括由文学泰斗茅盾题签书名的小说《巫山燕》、获得香港“中华文化杯优秀文学奖”的32万字散文集《感受香港》,以及300万字的作品选集《曹建勋文集》八卷本等,共计15种130册。
  • 2013年6月16日,外交部考录宣讲小组向我馆赠送一批优秀图书,包括《中国外交》白皮书、《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国际问题研究》、《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等。
  • 2013年6月4日,武汉大学1982年文学院毕业校友,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向母校图书馆赠送图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册,《祝褔祖国》歌碟一套。
  • 2013年5月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我馆赠送了“马工程”已出版重点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论〉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西方哲学史》、《世界经济概论》、 《宪法学》、《伦理学》等共计34种。
  • 2013年4月26日,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诗词研究院公司北京代表处向我馆捐赠《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第一辑、第二辑等共计130册。此套图书重点采选老一辈名家与当代中青年高手的佳篇力作,选取诗词以“情真、格高、辞美、律严”为标准,兼容各种题材、体裁、风格与流派。
  • 2013年4月12日,武大校友总会向图书馆“武大文库”赠送了一批武大校友专著、手抄本和字画,共274种,374册。这些著作内容丰富,呈现了武大校友在各自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既是他们个人的成就,也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
  • 2013年4月8日,顾海良校长赠书由我校档案馆整理后转送到武大图书馆,并收藏于“武大文库”。这批赠书共160册,部分是顾校长自己收藏,部分来源于友人馈赠。捐赠文献内容广泛,涉及人文社科多个领域。
  • 2013年3月22日,武汉大学马克昌法学基金会将我国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的《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论》80万字手稿捐赠图书馆。该鸿篇巨著是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和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1月14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将我国著名农田水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张蔚榛先生的专业藏书500余册捐赠图书馆。
  • 2013年1月4日,武昌区政府向图书馆捐赠武昌地方文献30余册。
  • 2012年12月30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弘远教授及其夫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嫦教授的子女将二位的著述与藏书30余册捐赠图书馆。
  • 2012年12月12日,我国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的子女将马克昌先生著述与藏书3000余册悉数捐赠我馆。
  • 2012年12月11日,台湾创价学会访问我校,并向图书馆捐赠了30册的池田大作著作。35年前,池田大作先生曾率团访问我校,并向我校赠送图书3000册。
  • 2012年9月4日,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将该所及其研究人员如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等出版的作品64种128册捐赠图书馆。
  • 2012年6月15日,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访问我馆,并向我馆捐赠哈佛燕京图书馆学术丛刊等一系列极具学术价值的图书80余册。
  • 2012年2月22日,潮州海外联谊会向图书馆捐赠图书81种、83册。